成语名称: 螳螂捕蝉
成语拼音: [táng láng bǔ chán]
成语解释: 蝉:知了。螳螂捉蝉,不知潜在危险。比喻目光短浅
成语出处: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螳螂捕蝉,志在有利,不知黄雀在后啄之。”
成语例句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小狗子哪知道‘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’,听得声音,转脸来看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目光短浅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螳蜋捕蟬
英文翻译: Mantis catches cicada
成语故事: 螳螂捕蝉的成语故事
成语接龙: “螳螂捕蝉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T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知了 螳螂 不知 潜在 危险 比喻 目光短浅
【螳】:螳螂:螳臂当车。
螳字的详细解释
【螂】:见〔蟑螂〕、〔螳螂〕、〔蜣螂〕
螂字的详细解释
【捕】:1.捉;逮:捕鱼。捕猎。捕捉。追捕。捕到了凶手。2.姓。
捕字的详细解释
【蝉】:昆虫,种类很多,雄的腹部有发音器,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。幼虫生活在土里,吸食植物根的汁液。成虫刺吸植物的汁。
蝉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