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春秋责备贤者


春秋责备贤者的成语
春秋责备贤者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春秋责备贤者

成语拼音: [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]

成语解释: 春秋:孔子修订《春秋》书;贤者:指才德兼备的人。指《春秋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,严格要求

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书中,常责备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c▪r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

成语例句: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春秋责备贤者,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。”
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批评
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

繁体字形: 萅秌責備賢者

英文翻译: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lames the sage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春秋责备贤者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六字成语 C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春秋 修订 贤者 才德兼备 责备 要求

春秋责备贤者出处
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书中,常责备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c▪r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
春秋责备贤者详细解释

【春】:1.春季:春景。温暖如春。2.指一年的时间:一卧东山三十春。3.指男女情欲:怀春。春心。4.比喻生机:妙手回春。5.姓。

春字的详细解释

【秋】:1.秋季:深秋。秋风。秋雨。秋高气爽。2.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秋。大秋。3.指一年的时间:千秋万岁。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4.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秋。危急存亡之秋。5.姓。6.见〖秋千〗。

秋字的详细解释

【责】:[zé]1.责任,分(fèn)内应做的事:责任。尽责。负责。职责。专责。责无旁贷。2.要求:责求。责令。责成。3.指摘过失:求全责备。责怪。斥责。责罚。谴责。4.质问,诘(jié)问:责问。责难。责让。5.旧指为了惩罚而打:鞭责。杖责。[zhài]古同“债”。

责字的详细解释

【备】:1.具备;具有:德才兼备。2.准备:备用。备足原料。备而不用。3.防备:防旱备荒。攻其不备。以备不时之需。4.设备(包括人力物力):军备。装备。5.表示完全:艰苦备尝。关怀备至。备受欢迎。6.姓。

备字的详细解释

【贤】:1.有德行的;有才能的:贤明。贤达。贤良。2.有德行的人;有才能的人:圣贤。选贤举能。任人唯贤。3.敬辞,用于平辈或晚辈:贤弟。贤侄。4.姓。

贤字的详细解释

【者】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这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者字的详细解释


上一成语:死无葬身之所
下一成语:赍盗粮,借贼兵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